趁有太陽時修理屋頂
回到概覽
博客

趁有太陽時修理屋頂

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上是一片藍天,還是烏雲密布?

4月19日和20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今年第二次會晤。

同往常一樣,外長們就一係列議題交換了意見。這些問題包括最近的經濟和全球發展,全球前景,經濟麵臨的風險,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或行動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減輕這些風險。

全球經濟開始增長

財長們達成共識的一個議題是,2008年經濟衰退之後,我們開始看到全球複蘇的綠芽。由於這些“萌芽”,財長們強化了繼續關注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意願。

自2008年以來,幾乎每個國家的貨幣政策都處於慣性狀態。在當前曆史上,利率一直保持在最低水平。

全球利率。jpg

在當時,為了防止全球經濟全麵蕭條,這種狀態是必要的,但我們都知道,這種狀態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才能在不破壞近年來脆弱的全球增長、甚至可能導致增長崩潰的風險下恢複常態?

事實上,回到2008年之前的貨幣狀況是最好的主意嗎?

我們為什麼要正常化?

讓我們來看看“正常化”政策的原因。

第一個(和第二個)原因與通脹有關——更準確地說,是為了避免過高或過低的峰值。其次,你有一個論點,我們需要在下一次危機之前重建政策。例如,如果2008年那樣的危機現在再次發生,在政策改革方麵可以做些什麼來試圖應對危機?最後一個原因是,正常化旨在防止全球金融不穩定。

但如果處理不當,正常化本身就可能成為不穩定的催化劑。

風險是什麼?

中央銀行現在開始通過提高短期利率和縮減資產負債表來取消我們在過去十年中看到的一些貨幣寬鬆政策。

這導致需要支付給投資者的溢價增加,意味著銀行自己的資金減少,這被稱為金融狀況收緊。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整體借貸減少,導致金融市場波動。

另一個可能擾亂市場的領域是,如果通脹上升過快或下降過快,就會出現通脹意外的風險。這可能會產生負麵影響,因為在一些國家,政策利率的上升速度快於預期,但市場仍在以更緩慢、更漸進的改革步伐為基礎進行定價。

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並沒有真正考慮到政策利率的大幅變化(例如)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的變化,因此,由於通貨膨脹的上升或下降所創造的收入減少,公司可能沒有他們預期的資本。

違約風險上升

新興市場尤其容易受到當前金融狀況變化的影響。這是因為,由於當前的經濟氣候,參與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如果情況發生變化,這些較低水平的“較弱”投資者將率先違約。

同樣,目前的杠杆貸款市場由商業貸款組成,這些商業貸款發放給不是投資者或已經有大量債務的借款人,也有可能因“過快、過早”的政策正常化方式而陷入癱瘓。

在過去的幾年裏,這個市場有了巨大的增長。盡管監管機構試圖遏製冒險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麵對全球經濟市場波動時,這些債權人的質量比監管機構希望的要脆弱。在金融狀況收緊或市場完全關閉之後,此類貸款違約率急劇上升,將對實體經濟產生廣泛而巨大的負麵影響。

我們看到,各國正試圖遏製這種放貸行為,尤其是在英國和美國。然而,這也導致了一種趨勢,即借款人尋求銀行以外的替代融資解決方案。

銀行仍未充分發揮其實力

另一個需要仔細監測的因素是,在任何大規模變化之前,仍有一些金融機構需要加強其資產負債表,提高其資本水平。就目前情況而言,金融緊縮的衝擊可能會再次削弱該行業。

一個相互關聯的全球經濟可能不利於增長

無論國家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很明顯,它們都會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影響。經濟是如此相互關聯,以至於沒有辦法將它們分開,以防範在特定市場或國家進行變革和造成波動的風險。

從上述風險可以明顯看出,它們都有相似的(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的話)緩解和最小化戰略。變革需要平穩進行,不能有“太快、太快”的因素,否則會增加我們在市場中看到的脆弱性。

我們也不能否認溝通在政策正常化成功中的作用。參與這場全球變化的政策製定者和投資者需要確切地了解每個國家將會發生什麼,以及他們需要如何為此做好準備。在這場微妙的遊戲中,沒有所謂的驚喜。

相關的帖子
通訊

訂閱時事通訊,感謝我們的…